双十一,商家的较量?还是平民的狂欢?
发布时间:2016-11-11 来源:宜兴到北京物流 点击数:
-
今晚12点就是11.11了,看到这个数字,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光棍节?还是购物节,剁手断网捆媳妇?
每一年的双十一,展现的都是一个个销售表上的天文数字,看起来很美,但狂欢背后的苦涩,谁又懂?置身其中的主角们感受如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消费者:今年不剁手了,拒绝冲动消费理性购物
记者采访发现,以往的“双十一”活动中,多数市民存在冲动型抢购行为,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吐槽“每次盘点战利品总会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商品都是冲着价格低抢购的,实际上自己并不需要,以至于很多东西买回来就压箱底了。”买时尽情尽兴,买后却一言难尽,购物热情退却之后,发现买的贵、买的不实用、买的毫无意义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时候想要退货就无法“尽兴”了,受理慢甚至商家无人回应,只能走起漫长的申诉。
2016年双十一”电商大促已经拉开序幕。而商家们似乎也不满足于仅仅一天的狂欢,从10月就开展了预付费活动,让今年的“双十一”从一天变成了一个月。
不少消费者表示今年”双十一”不会再“剁手”了,经过过去几年“血与泪的教训”,剁不剁手,主要看自己是不是有购物需求,同样的商品,也会在进行反复比较之后再选择购物渠道。不难看出,“双十一”消费观念正在从“盲目消费”转向“理性消费”,不光是消费者,这种变化也可以从今年主流电商打出的“双十一”口号窥见一二。如京东今年“双十一”的口号,就是“认真购物,买点好的”,倡导理性购物。
商家: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11月7日消息,京东已经结盟雀巢、蒙牛等知名快消品牌,迎战今年双11。而随后,一位接近雀巢的人士透露,今天上午京东强行调整雀巢商品价格,并锁定了后台,导致商家与自己的店铺失联。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原本还在蜜月期,京东近日还投入大量宣传资源,为此次的双11造势,转眼就锁死了后台,并强行修改商品价格信息。“因为价格比天猫上的贵,京东很不高兴。”
双十一,价格是品牌说了算还是平台说了算?真是一场博弈。
在历次“光棍节”中,唱戏的是平台,埋单的从来是百万商家,而几乎九成九的参与企业都只仅仅赚到了销售额和用户量,而在利润的意义上均为负数,商家在拼价血战中的获利模式始终没有形成,当用户的有效性大幅降低之后,这样的营销运动就成了可悲的零和游戏。
对于双十一的“先涨价后降价”的问题,商家坦言这纯属是为了应对营销成本居高不下的无奈之举,吴晓波任务,越来越多的商家被动地卷入“双十一”的大促之中,食之无味且成本巨高,弃之害怕得罪平台或被对手乘虚而入。
供应链:双十一,爱恨交集
1扰乱社会整体商业运作,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
供应链管理专家施云曾质疑,双十一,是否该为产能过剩、经济下滑负上一定的责任?为了双十一冲销量而大量备货,大量投入的人力,价格调整所损失的利润,质量问题而产生的退货,物流不给力而造成的删单损失。每次商品大促,都扰乱了需求的正常波动,造成了预测的失效,供应链成本的居高不下。
社会整体的商业运作是有自己的节凑的。一段时期内的产品销量、原材料的采购库存量这些在理论上都应该是一个平滑稳定的值。因为无论是原材料采购、库存、物流以及生产都需要安排合适的设备和人力才是最优化的生产模式,也是最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现在一个双11,因为追求将所有的销售都在这一天集中释放,是平常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种库存的备货和提前生产以及采购等对企业供应链造成的运作干扰是多大的成本损失,而这种成本最终也是由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来买单。
2为分一杯羹,加码供应链是不二之选
供应链之于电商业绩,是根之于叶的关系。“现在这块市场很大,大家都想抢,然而表面是价格大战,实质是各大电商供应链之争。”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拥有集团供应链优势的电商企业,可实现更低的采购成本,并且依托大型仓储中心,以及多家线下门店,可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也使得各商家在打价格战时更有底气。
此外,各电商每年备受关注的双十一成交额,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交易数据,且不说前期预售算入其中,交易后退货占比也是相当大的。究其原因无外有二:一是物流配送跟不上,二是产品衔接出问题、无货空挂。供应链的不足导致各大电商关键时刻无法发力,部分商家因仓储压力而不敢提前备货,然而一旦出现“超卖”现象,就将极大考验制造商的供货能力,物流的薄弱更是直接挑战消费者的耐心。
预售和分仓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爆仓”问题。今年天猫早早启动预售,以方便商家备货。在此基础上,快递业“分仓”成为解决“爆仓”难题的新选择。电商商家选择不同地区的仓库,提前备货到仓,进行分仓管理、发货,降低因集中发货导致的资源紧张和时效降低,减小“爆仓”可能。
在日渐膨胀的电商业务面前,临时的“招兵买马”都是浮云,积极加码供应链,才是“治本”关键。今年各大电商已经相对淡化了价格战的色彩。价格战虽吸引了无数眼球,但消费者会越来越重视质量、售后和物流问题,能否在此战中脱颖而出,各大电商供应链迎来年度最大考验。